人卫中医助手-中国临床决策辅助系统-人卫智数-人民卫生出版社

清心安神法治愈耳鸣、幻听各一例(3)-北京-杨甲三

清心安神法治愈耳鸣、幻听各一例(3)-北京-杨甲三

阅读 213 分享 收藏 0 笔记 纠错

笔记

X

纠错

  • 点击上传图片,最多上传3张!
医案名称
清心安神法治愈耳鸣、幻听各一例(3)-北京-杨甲三
医案索引名
耳鸣
医案例数
例三
患者信息
温某,女,44岁。
初诊时间
1991年4月19日。
主诉

幻听年余。

病史

缘由工作中与人争执而发。

诊查

幻听,耳内嘈嘈语声不断,夜间无法入睡,经期错乱,胸胁胀痛,纳谷欠香。近两月已无法上班工作。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而小数。

辩证

心经郁热,肝气郁滞,扰乱心神而发幻听。

治法

清心安神,疏肝理气。针刺配合中药,方拟导赤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味。

处方

处方:生地黄10g 木通5g 竹叶6g 丹皮10g 山栀10g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0g 草梢6g 薄荷3g(后下) 香附6g 浮小麦15g 大枣5枚 7剂

二诊

1991年4月26日。针灸3次、上方药尽剂后,患者诉夜间已可入睡。效不更方,仍施上法治疗。

三诊

1991年5月24日。幻听已除,月经周期正常。嘱其可以停药,并适当工作。每周继续针灸2次,以巩固疗效。

半月后:患者停针,精神如常,已正常上班。

[按语]耳为肾之窍,亦为心之窍。《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杨老临证时,凡耳疾多以实证治心,虚证治肾。此两例患者,一为耳鸣,一为幻听,均为耳中有异常声音,辨为阳证,故治以清心安神为法。盖小肠与心相表里,故取小肠经之阳谷、听宫清心宁神聪耳;取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安神定志;外关、临泣为奇经八脉交会穴,分通阳维、带脉,专主一身之阳证、热证;透刺内关以宽胸理气。病例二因其平素心胸狭小,肝气郁结,遇挫则肝郁化火,扰动心神,病证较为复杂,故针刺治疗同时配以中药以求全功。此亦杨老临证之特色,每遇顽疾杂病,必以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每每获效。此例中以导赤汤清心,以丹栀逍遥散健脾疏肝,加香附理气解郁。

名医姓名
杨甲三
名医省份
北京
名医生平

杨甲三,又名汉鑫,1919年1月生。江苏省武进县人。教授。13岁时受业于常州名医吴秉森先生门下,后又从师针灸大家承澹安先生,于1936年毕业于中国无锡针灸传习班,其后在武进悬壶济世,并受岳翁华庆云先生(常州名中医,尤擅内、妇科)亲传。1956年由南京调入北京中医学院。

原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聘为国家科委医药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当选为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

杨氏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六十余年,在腧穴定位、穴位主治性能、配伍应用及刺灸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临床处方,要循流讨源,察标求本,于平淡中见奇巧。对疑难沉疴尤擅针药并举,多能心手相应获显效。曾先后赴日、法、西班牙等国进行学术交流。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参加医疗小组赴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罗马尼亚、菲律宾、法国等国家,为外国元首及国家领导人诊疗疾患,并于1963年荣膺印尼四级好儿男国家勋章。现仍担负着重要的医疗保健任务,1990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表彰奖状。

著有《针灸经穴挂图》、《经络挂图(十二经、奇经八脉)》、《针灸临床取穴图解》、《针灸取穴法》、《腧穴学》、《针灸学》等。根据《杨甲三取穴经验》一书拍摄的电影《针灸取穴法》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等科学成果奖。经杨氏主编的教材还有《腧穴学教学参考资料》、《针灸学教学参考资料》。

此次所选病例多为临床难证或少见之证,旨在抛砖引玉,使中医临床在攻克疑难杂证方面有所突破。

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已加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