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天花粉
-
名称拼音
-
Tiānhuāfěn
-
古籍出处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图片
-
-
概述
-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 rosthornii Harms的根。产于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
性味归经
-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
功效
-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
应用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性能特点
-
天花粉甘苦而寒,苦寒能清热泻火,甘寒能生津润燥,入肺胃二经,既善清泄肺胃之实热,又能滋养肺胃之津液,长于润肺燥而止咳,生胃津而止渴,《本经逢原》云:“栝楼根,降膈上热痰,润心中烦渴,除时疾狂热,祛酒瘅湿黄,治痈疡解毒排脓”,故本品既为治热病伤津口渴及内热消渴之良药,又为治肺热、肺燥咳嗽之良品,且具清热散肿,溃疮排脓之效,亦善治痈肿疮疡,未成脓者或脓成未溃者皆可用之。
-
用法用量
-
煎服,10~15g。
-
注意事项
-
本品寒凉性润,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服。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
炮制加工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本草记载
(开通VIP后可查看)
-
现代研究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按语
-
天花粉中提取的天花粉蛋白制成注射剂,曾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治疗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因其有强的抗原性,注射给药可引起过敏,甚至有极少数医务人员或药剂生产人员因接触注射制剂引起过敏反应,加上临床已有更好的引产方法,现临床几乎停用。妊娠期间用天花粉入汤剂使用相对安全,因为煎煮时,高温情况下可使蛋白质成分失去抗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