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川芎
-
名称拼音
-
Chuānxiōng
-
别名
-
芎藭 芎䓖
-
古籍出处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图片
-
-
概述
-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
-
性味归经
-
辛,温。双重趋向。归肝、胆、心包经。
-
功效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应用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性能特点
-
川芎辛散温通,具有升降两向性,张锡纯谓:“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前人总结为“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旁通络脉”,为“血中之气药”,具有良好的活血行气之效,尤长于活血,广泛用于血瘀气滞诸证。其性又升散,能祛风、活血、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头痛均可随证配用。祛风活血而利关节,亦为风湿痹痛常用药。
-
用法用量
-
煎服,3~10g。
-
炮制加工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本草记载
(开通VIP后可查看)
-
现代研究
(开通VIP后可查看)
-
按语
-
川芎虽为性质较为平和的无毒之品,但亦有前人论及其不良反应。多因其辛温升散之性,有助火伤阴,促气火上逆之弊。《药鉴》中云:“血药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过于走散,不可久服多服,中病即已,过则令人暴猝死。”《本草备要》亦云:“香窜辛散,能走泄真气,单服、久服,令人暴亡。”故在治疗胁痛、胸痹心痛或头痛者,若属阳亢火热者,需配伍清热平肝及养阴之品为宜。